管制計劃

背景

政府在2021年2月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藍圖」),以實現「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提出應對直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目標和措施,引領各項政策及措施的推進,並建設循環經濟及可持續的生活環境。藍圖訂下六大主要行動,其中「全民減廢」居於首位,當中一項主要措施是政府建議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探討處理其他單次使用塑膠的需要。

近年,世界各地都在減少使用塑膠物料,特別是單次使用塑膠製品,並探索使用其他替代品。在2022年3月,全球175個國家(包括中國)的代表在聯合國環境大會(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5)上已達成協議,將開始草擬一項全球性協定以解決嚴峻的塑膠污染問題。隨著社會對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日益關注,市民大眾比過往更願意在生活上作出改變以保護環境。香港亦須跟上世界各地和國家的減廢步伐,管制即棄塑膠產品。

什麽是塑膠?

塑膠指包含聚合物組成的物料,當中可能加入了添加劑或其他物質。塑膠製品泛指全部或部分由塑膠製成的產品。

1. 傳統塑膠

Image

2. 氧化式可分解塑膠

Image

3. 生物降解塑膠

Image

4. 塑膠淋膜

Image
Image

管制即棄膠餐具

一表看清
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
管制内容
實施日期:2024422
即棄膠餐具
銷售
外賣
堂食
1. 所有發泡膠餐具(包括碟、食物容器和杯)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2. 膠飲管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3. 膠攪拌棒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4. 膠叉、膠刀、膠匙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5. 膠碟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繼續銷售

6. 膠杯
可以繼續銷售
可以繼續使用

不可以繼續銷售

7. 膠杯蓋
可以繼續銷售
可以繼續使用

不可以繼續銷售

8. 膠碗、膠盒等食物容器
可以繼續銷售
可以繼續使用

不可以繼續銷售

9. 膠碗、膠盒等食物容器蓋
可以繼續銷售
可以繼續使用

不可以繼續銷售

Image

管制其他即棄塑膠產品

其他即棄塑膠產品
銷售
免費供應
製造
1. 膠柄棉花棒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2. 氣球棒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3. 充氣打氣棒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4. 熒光棒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5. 派對帽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6. 雨傘袋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7. 食物膠籤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8. 膠牙籤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9. 非醫療用透明手套
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10. 宣傳用塑膠包裝紙巾
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11. 供在酒店客房使用的以下塑膠用品
  • 牙刷
  • 牙膏
  • 浴帽
  • 剃刀
  • 指甲銼
  • 小樽裝洗髮露、沐浴露、護髮素、潤膚露和洗手液
  • 即棄膠樽裝水
可收費提供

不可以免費供應

12. 氧化式可分解塑膠產品(不論是否即棄性質)

不可以繼續銷售

不可以免費供應

不可以製造


第二階段管制將在充分考慮相關非塑膠替代品的成熟度、普及性和可負擔性後,才進一步實施 。

不包括/豁免情況

一般而言,以下情況可獲豁免,不受新法例規管。就即棄膠餐具而言(i)預先包裝的食品或飲品(例如附連在紙包飲品上的即棄膠飲管等)和(ii)向有醫療需要的人供應即棄膠飲管可獲豁免。就其他即棄塑膠產品而言,在特定情況下銷售或供應相關產品可獲豁免,包括用於法證科學化驗科學研究或實驗醫治或醫療程序進食藥物、用於轉售用途、製造過程等情況。

聯絡我們

電話:(852) 5467 2494
電郵:info@cuttheplastic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