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计划

背景

政府在2021年2月公布《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蓝图」),以实现「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为愿景,提出应对直至2035年废物管理挑战的策略、目标和措施,引领各项政策及措施的推进,并建设循环经济及可持续的生活环境。蓝图订下六大主要行动,其中「全民减废」居于首位,当中一项主要措施是政府建议分阶段管制即弃塑胶餐具及探讨处理其他单次使用塑胶的需要。  

近年,世界各地都在减少使用塑胶物料,特别是单次使用塑胶制品,并探索使用其他替代品。在2022年3月,全球175个国家(包括中国)的代表在联合国环境大会(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5)上已达成协议,将开始草拟一项全球性协定以解决严峻的塑胶污染问题。随着社会对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日益关注,市民大众比过往更愿意在生活上作出改变以保护环境。香港亦须跟上世界各地和国家的减废步伐,管制即弃塑胶产品。

什么是塑胶?

塑胶指包含聚合物组成的物料,当中可能加入了添加剂或其他物质。塑胶制品泛指全部或部分由塑胶制成的产品。

1. 传统塑胶

Image

2. 氧化式可分解塑胶

Image

3. 生物降解塑胶

Image

4. 塑胶淋膜

Image

一表看清管制内容

Image

管制即弃胶餐具

一表看清
管制即弃胶餐具和其他塑胶产品
管制内容 
实施日期:2024年4月22日
即弃胶餐具
销售
外卖
堂食
1. 所有发泡胶餐具(包括碟、食物容器和杯)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使用
不可以继续使用
2. 胶饮管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使用
不可以继续使用
3. 胶搅拌棒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使用
不可以继续使用
4. 胶叉、胶刀、胶匙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使用
不可以继续使用
5. 胶碟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使用
不可以继续使用
6. 胶杯
可以继续销售
可以继续使用
不可以继续使用
7. 胶杯盖
可以继续销售
可以继续使用
不可以继续使用
8. 胶碗、胶盒等食物容器
可以继续销售
可以继续使用
不可以继续使用
9. 胶碗、胶盒等食物容器盖
可以继续销售
可以继续使用
不可以继续使用
Image

管制其他即弃塑胶产品

其他即弃塑胶产品
销售
免费供应
制造
1. 棉花棒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2. 球棒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3. 充气打气棒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4. 荧光棒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5. 派對帽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6. 雨伞袋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7. 食物胶签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8. 胶牙签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9. 非医疗用透明手套
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10. 宣传用塑胶包装纸巾
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11. 供在酒店客房使用的以下塑胶用品
  • 牙刷
  • 牙膏
  • 浴帽
  • 剃刀
  • 指甲锉
  • 小樽装洗发露、沐浴露、护发素、润肤露和洗手液
  • 即弃胶樽装水
可收费提供
不可以继续供應
12. 氧化式可分解塑胶产品(不论是否即弃性质)
不可以继续销售
不可以继续供應
不可以继续生產

第二階段管制將在充分考慮相關非塑膠替代品的成熟度、普及性和可負擔性後,才進一步實施 。

不包括/豁免情况

一般而言,以下情况可获豁免,不受新法例规管。就即弃胶餐具而言,(i)预先包装的食品或饮品(例如附连在纸包饮品上的即弃胶饮管等)和(ii)向有医疗需要的人供应即弃胶饮管可获豁免。就其他即弃塑胶产品而言,在特定情况下销售或供应相关产品可获豁免,包括用于法证科学化验、科学研究或实验、医治或医疗程序、进食药物、用于转售用途、制造过程等情况。

联络我们

电话:(852) 5467 2494
电邮:info@cuttheplastics.hk